6月中旬,持续12天的伊以冲突以伊朗“饱和导弹攻击”勉强扳回一局告终,但伊朗空军面对以色列F-35隐身战机时的被动局面,成了摆在明面上的“军事短板”。就在冲突硝烟未散之际,伊朗国防部长纳西尔扎德于6月下旬抵达中国青岛,参加上合组织防长会议。
几乎同一时间,伊朗国内军事专家在《伊朗经济》杂志发声:“必须趁访华之机采购中国歼-10CE战机,否则下次冲突还得挨打!”这番提议背后,既是伊朗空军几十年未更新的装备困局,也藏着中东地缘博弈的新变量。
一、从F-14到苏-35:伊朗空军30年“断代史”有多惨?
说起伊朗空军,很多人印象里还是巴列维王朝时期留下的F-14“雄猫”战机——这些冷战末期的美式装备,如今却成了伊朗空军的“主力”。据统计,伊朗现有战机超150架,但其中F-4、F-5、F-14等美制老机型占比超60%,最“年轻”的苏-35还是2020年联合国解除武器禁运后才下单的。可尴尬的是,俄乌冲突一爆发,俄罗斯自家战机产能都得优先供应前线,伊朗订购的苏-35交付日期一推再推。
更要命的是,美国长达数十年的制裁让伊朗连零件都凑不齐。就说F-14战机吧,当年靠走私零件勉强维持飞行,如今连飞行员都调侃:“起飞前得祈祷发动机别掉零件。”这种情况下,伊以冲突中伊朗空军只能躲在防空洞里,眼睁睁看着以色列F-35炸完就走,根本没法还手——制空权丢了,地面部队自然成了活靶子。
二、歼-10CE凭啥成“最优解”?俄专家都承认:中国战机有三招绝的
伊朗专家为啥偏偏看上歼-10CE?对比俄罗斯的米格-35和苏-35,这三个优势太关键了:
性价比碾压:苏-35单价约8000万美元,歼-10CE只要6000万左右,伊朗每年250亿美元军费,买歼-10CE能多买近三分之一数量。更重要的是,中国工业产能摆在那,俄罗斯造一架苏-35的时间,中国能造两架歼-10CE,交付周期能缩短一半以上。
实战成绩亮眼:2024年印巴冲突里,巴基斯坦的歼-10CE曾击落过印度的“阵风”战机——要知道,“阵风”号称“四代半”,价格是歼-10CE的两倍多。当时巴基斯坦靠中国预警机和防空导弹“组团作战”,让歼-10CE发挥出了超预期战力,这给伊朗提了个醒:空战不是单打独斗。
制裁风险低:买俄罗斯战机,万一西方对俄制裁加码,伊朗说不定又得被“卡脖子”。但中国在国际军售中立场中立,供应链稳定,不用担心交付到一半被美国搅黄——这点伊朗可是吃过亏的:2015年就想买150架歼-10,结果被联合国禁运搅黄,如今可不想再重蹈覆辙。
三、光买战机不够!伊朗要学巴基斯坦:得组“中国武器全家桶”
印巴冲突里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巴基斯坦歼-10CE能击落“阵风”,背后是中国ZDK-03预警机先发现目标,再用红旗-9防空导弹做掩护,空对空导弹还是中国的PL-15。这种“系统化作战”才是关键。伊朗专家也明白:“如果只买歼-10CE,没预警机、没先进导弹,照样打不过以色列。”
所以现在伊朗可能的采购清单里,除了歼-10CE,还可能包括:
空警-2000预警机:能提前发现F-35的雷达信号,弥补伊朗地面雷达被压制的短板;
红旗-22防空导弹:和歼-10CE形成高低搭配,让以色列战机不敢轻易低空突防;
PL-12空对空导弹:射程超100公里,比以色列战机的导弹打得更远。
四、中东棋局生变:买中国战机对伊朗意味着什么?
一旦伊朗真的敲定歼-10CE采购,中东军事格局可能迎来三个变化:
1.以色列的“空中霸权”受挑战:F-35虽然隐身,但面对成体系的中国防空网,突袭难度会大增。伊朗若能在波斯湾上空建立制空权,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的威胁就会降低。
2.中国武器在中东“破局”:此前中东国家买战机大多选美俄,歼-10CE若进入伊朗,可能成为“活广告”——沙特、阿联酋等国早就盯着歼-10CE,伊朗的选择或许会带动更多订单。
3.俄罗斯的中东影响力被分流:原本伊朗是俄罗斯武器的重要买家,若转向中国,俄罗斯在中东的军售市场可能被挤压,这也反映出俄乌冲突对俄军工出口的连锁影响。
结尾:军购背后是生存博弈,伊朗的“中国选项”能走多远?
从伊以冲突的被动挨打,到防长访华时的紧急提议,伊朗对歼-10CE的渴望,本质上是一场“生存博弈”。在以色列F-35持续威慑、俄罗斯交付遥遥无期的情况下,中国战机不仅是装备选择,更是地缘政治中的“破局钥匙”。但话说回来,军购不是买菜,从谈判到交付再到形成战斗力,每一步都充满变数。接下来就看:伊朗防长这次访华,能不能把“专家提议”变成实实在在的采购清单?而中国武器又能否在中东打开一片新天地?这场横跨亚非的军售大戏,才刚刚拉开序幕。
宝盈优配-配资正规平台排名-配资网站排名-正规实盘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