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1日,美军登陆冲绳岛。已经穷途末路的日本海军策划了一项疯狂的计划,派出堪称联合舰队最后象征的“大和”号战列舰前往冲绳海域实施单程的特攻作战,炮轰美军登陆舰队,进而抢滩搁浅,作为水上炮台做垂死一搏,此次行动被称为“天一号作战”。
5天后,由“大和”号、“失矧”号轻巡洋舰和八艘驱逐舰组成的特攻舰队在第二舰队司令长官伊藤整一中将指挥下,同德山湾启航,作为“一亿总特攻的先锋”踏上不归的征途。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这支舰队在出发不久后,就被暗中观察多时的美军潜艇发现。第二天,美军海军派出386架舰载机围攻“大和号”,当美军数量庞大的机群出现在日军航母上空时,日军已经失去了还手之力,“大和”号暴露在美军舰载机之下。
很快,美军就朝日军发起攻击,日军舰队防空火力全开,拼力抵抗,奈何实力悬殊。14日23分,“大和”号在美军的攻击下沉没了,并发生剧烈爆炸,冲天而起的浓重烟柱连200千米外的鹿儿岛都能看到。
在冲绳岛战役之前,“大和”号的全体舰员是抱着视死如归的精神上的战场。不只是甲板上的舰员同美军奋力搏斗着,在“大和”号甲板下的厨房里,也同样进行着激战,60余名主计科成员全体上阵,抓紧时间为舰员制作战斗餐。
但让人感叹的是,号称是海上“豪华移动饭店”的“大和”号,在终结之战为舰员提供的最后午餐不过是极为普通的盐水饭团。
饭团是日本的代表性饮食,做法简单,也方便食用。“大和”号舰员吃的盐水饭团,也是做法最简单的一种饭团。只是将煮好的米饭撒上盐,握成团,然后用洗干净的竹笋皮包上而已。
冲绳岛战役时,为了节约时间,“大和”号的主计兵采取了特别做法,在捏饭团时戴上用高度盐水浸泡过的军用手套,这样捏成的饭团自带咸味,无需另外撒盐。
当时,战争开始得比较急促,而“大和”号上有近3000名官兵等着吃饭,按照每人3个的量,厨房需要在短时间里赶制出10000个饭团才行。
根据相关数据,主计科每人平均要做超过160个饭团出来,此等作业强度也不亚于甲板上同美军作战的战士们。
“吃饱饭”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若需求无法满足,士兵容易产生焦虑、抱怨甚至恐慌情绪,导致士气低落。反之,稳定的饮食供应能让士兵感受到后勤保障的支持,增强安全感和战斗信心。
眼下战争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他们不能掉链子,一定要让士兵们吃饱饭才行。
“大和”号最后的一顿餐,竟然是最简陋的盐水饭团,这确实有些对不起“大和饭店”这个称号,只是当时已经到了生死关头,即使大厨想做美食,恐怕也没有那个心思了。
那么,“大和”号的饮食究竟有多丰盛呢?
在“大和”号水兵的餐桌上,经常看到各式炒菜和鲜鱼,军官的饮食就更加丰富美味了。
军官的一日三餐有固定模式,早餐提供米饭、味噌汤、烤鱼和腌菜一类的和食,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换成吐司煎蛋一类的西式早餐;午餐则是法式西餐;晚餐通常也是和食。
“大和”号上高级军官的用餐排场大到出乎你我的想象,据近江兵治郎上等兵曹回忆,在山本大将担任司令长官时,通常都会在司令官室内与参谋幕僚们一起用餐。
早餐相对简单;午餐则会隆重很多,菜式选择上也比早餐多很多,通常是全套西餐。虽然是在舰船上,但吃饭的时候也是有很多规矩在的,比如吃饭者不能穿军装,必须要换上符合西方饮食文化的成套西装,上菜的时候也讲究顺序,先呈上前菜和汤,接着是一道肉菜和鱼,随后是沙拉、水果、红茶或咖啡。
如果有客人到访,还会加菜,饮料包括香槟红白葡萄酒、啤酒和威士忌等。在“大和”号上,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每天舰队上的军乐队都要在甲板上集合。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感到奇怪,马上就要到吃饭的时间了,为何还要集中整训呢?
其实这里面也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军乐队所谓的训练,实际上是在做演奏准备,他们要给即将吃饭的长官们奏乐助兴。长官们的用餐时间是40分钟,军乐队就要按照就餐时间来演奏,整体下来,他可以演奏三首曲目。
当水兵们一听到音乐响起,就知道午饭时间快到了。
司令部的晚餐是精致的日料,通常包括刺身、烧烤、清汤、炖菜等五道菜。
如果把“大和”号的菜肴一一列举,恐怕要写满一本书。不过在众多菜肴中,最受大家喜欢的,还是日本传统料理——蛋包饭。
这样对比下来,“大和”号最后的一餐确实简单的可怜。从军乐伴奏吃西餐到徒手捏盐饭团,“大和”号的饮食剧变也见证了日本国运的沉浮。
宝盈优配-配资正规平台排名-配资网站排名-正规实盘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