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稳定币“走资”第一大骗案 涉130亿
稳定币概念炙手可热,却引起监管上的疑虑。内地近日便爆出涉及稳定币走资的第一大案,一个名为“鑫慷嘉”的平台,利用杜拜石油、、USDT稳定币等诸多概念,再加上日息2厘招徕,导致多达200万会员沦为苦主,涉款130亿元人民币。相较于同类型庞氏骗局,这单案最特别之处是骗徒要求所有会员使用USDT“入金”,借助稳定币的自由流通、去中心化特色,轻易把巨款调到海外,令执法当局难以追查。
200万苦主 收割130亿
“鑫慷嘉”于2021年在贵州创办,对外标榜为“杜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DGCX)中国分站”,并声称与央企中石油(00857)达成5年战略协议(实际上只是向该央企采购石油设备),藉此吸引公众投资。该公司宣称利用独特的大数据技术,在中东进行黄金、石油、外汇的期货交易,可赚取高额回报,最高达到日息2厘;例如会员投资10万美元,每日可赚2000美元,每月利润就达到6万美元。
与此同时,“鑫慷嘉”设立兵团式9级架构制度,类似传销公司或保险公司。一个会员推荐9人入会便可升级为“排长”,不只可获180美元奖金,还将得到每月90美元保底薪酬。对上还有“连长”、“营长”、“团长”等岗位,一直到最高级的“司令员”,推荐奖金及保底月薪分别达到7500美元和1.2万美元。
凭着独到概念、超高回报、层压式制度三大杀着,“鑫慷嘉”于短时间内发展迅速,拥有多达200万会员,遍布大江南北,累计“吸金”130亿元人民币。但该平台刚于6月底爆雷,会员们突然发现无法“出金”。最过分的是,“鑫慷嘉”创办人黄鑫还在会员微信群组留下一段话:“同志们好!我是黄先生。我已经在国外了。每个人的智商与他们的财富是相匹配的。因为你们的财富与智商不相匹配,我要让你们匹配一下,我只是拿走了你们不属于符合你们智商的财富,希望你们能感谢我。感恩我。铭记这次的我赐给你们的教训。”
表面看来,今次事件属于典型的层压式庞氏骗局,近年来可说屡见不鲜。举例说,在该“鸡棚”搭起的初期,不少会员都表示真的能提取回报,他们遂介绍更多亲友入会,一传十、十传百,令这个“棚”愈搭愈大。到最后,等到时机成熟,主事的骗徒便磨刀宰羊,一次过卷款逃之夭夭。
然而,相较于同类型骗局,“鑫慷嘉”还有一个新颖之处,就是使用USDT(目前全球市占率最高的美元稳定币)为投资单位,要求所有会员在“入金”前先把人民币兑为USDT;同时,该平台的内部计价、利润回报及“出金”同样以USDT为单位。
值得留意,尽管内地当局自2021年起已禁止所有加密货币交易,稳定币亦不例外,但一个散户若只是把小额资金兑为USDT,总能找到门路,不容易引起监管部门注意。再者,“鑫慷嘉”亦会为会员们介绍可用的USDT兑换平台。
对“鑫慷嘉”来说,全面使用USDT至少有三大好处。首先,这让该平台再添一层卖点,令会员们觉得自己正在使用美元进行投资。此外,“鑫慷嘉”直接收到大量会员以USDT“入金”,能够集腋成裘,毋须自行把巨额人民币兑换,有助避免监管部门警觉。同时,鉴于USDT本身在国际上自由流通,该平台轻易可把资金调到世界任何地方,令执法当局难以追查。
以今次事情为例,据区块链资料显示,在6月26日“鑫慷嘉”爆雷前夕,该平台把18亿枚USDT(相当于18亿美元或129亿元人民币)分为12批次,转移到3个新地址。基于USDT作为加密货币之去中心化特色,这笔巨款只要透过暗网再洗几次,便能变成“白钱”,可以在市场上自由调配及使用。
监管机构必须道高一丈
作为比较,内地以往的同类骗局使用人民币为单位,骗徒即使呃到百亿元巨款,仍须费尽思量把这笔钱调到海外才算大功告成,在走资过程中亦更容易引起当局察觉以致事败。相反,“鑫慷嘉”使用USDT为单位,走资无疑简单得多,只需在加密钱包按几个键,一秒之间便搞掂,这在某程度上也令骗案更容易成功。
“鑫慷嘉”事件亦再一次证明,最擅长快速学习新兴事物的其中一种人可能是骗子,皆因他们只要快人一步便可望赚取巨利。无论如何,随着“魔高一尺”,监管当局有必要“道高一丈”。各地政府致力推广稳定币固然不甘后人,但在监管方面也必须追上形势,包括加强制度防范及教育宣传,在发展和安全之间取得平衡,方能避免稳定币市场沦为罪恶温床。
宝盈优配-配资正规平台排名-配资网站排名-正规实盘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